立足小窗口,做好大服务!南京代办处持续深化“便民利企”新举措

  • A+
所属分类:科技
摘要

  政务中心外小雨濛濛,服务专区内热气腾腾。“小朱,快来帮我看看,提交申请该怎么操作?”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南京代办处大厅里响起徐老洪亮而又熟悉的招呼声。

政务中心外小雨濛濛,服务专区内热气腾腾。“小朱,快来帮我看看,提交申请该怎么操作?”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南京代办处大厅里响起徐老洪亮而又熟悉的招呼声。

76岁高龄的徐老是江苏的资深发明人,也是这里的老熟人。尽管今天不在窗口值班,小朱仍然快速放下手里的工作,热情地邀请老人坐在知识产权服务专区的电脑前,向老人确认今天要办理的事项,核实提交的文件,边熟练操作边耐心解释系统的使用功能。随着“已完成”的界面顺利跳出,徐老紧张的情绪有所舒缓,笑意盈盈地拍着小朱的肩膀说:“后面还有几件专利快到期交费了,到时我还来大厅找你!”南京代办处秉承“群众事无小事”的工作理念,展现了“小窗口彰显大格局”的生动实践。

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依靠创新,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江苏产业基础坚实,科研环境优越,创新成果显著,知识产权发展需求旺盛,优势得天独厚。南京代办处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紧扣地方发展主题、聚焦创新主体需要,在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五大环节发挥基础性作用,助力高质量创造、高效能运用、高标准保护、高水平管理和高品质服务形成合力,为江苏知识产权强省建设注入新动力、增添新活力。

提质增效 助力高质量创造

创造是知识产权链条的第一环节。随着创新动能的不断释放,江苏作为知识产权大省,专利申请量不断攀升,南京代办处业务受理量常年位居全国第二。面对新形势新机遇,南京代办处持续深化建章立制工作,不断优化操作流程、调整岗位设置、统筹人员调配,保障高质高效完成审查工作。南京代办处制定完善的内部审查规程,统一审查标准,规范审查工作;建立业务组长、部门负责人、处领导三级质量管理体系,明确岗位分工,强化主体责任,完善审查业务指导体系和质量保障体系;推进业务小组工作模式创新,通过内部质检、结对互检等方式督促、约束审查人员提升工作质量。

近年来,南京代办处年业务受理量增长迅速,其中专利登记簿副本业务同比增长12倍,专利实施许可备案业务同比增长148.8%,批量法律状态证明文件业务增长106.7%,专利优先审查业务同比增长82.8%,专利权质押登记业务同比增长80.3%。尽管工作量增幅较大,南京代办处仍取得连续99个月零差错的优异成绩。

内修外服 助力高效能运用

运用是创新成果落地成金的重要环节。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方案(2023—2025年)》,根据《江苏省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南京代办处结合地方实际情况,积极对接江苏省各创新主体和金融机构的需求,着重发力专利权质押融资和专利许可登记备案等工作。

南京代办处一方面修炼内功,强化工作人员在法律、金融、财务等方面的专业知识,通过自主学习和邀请专家讲座授课等方式提升法律素养、培养金融理念,为高质量完成审查任务奠定基础;另一方面,南京代办处精准发力,实施“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策略,通过调研走访和交流座谈等多种方式满足创新主体和金融机构的需求,提供定制化指导,同时根据各地市知识产权工作发展水平,提供有针对性的政策宣讲和咨询服务,提升普惠政策的利用率和可及性。

2024年上半年,江苏省专利质押融资登记数4184笔,同比增长112.60%,登记金额446.48亿元,同比增长128.89%,融资额同比实现翻番。其中,质押金额在1000万元以下的普惠性专利质押项目占比61.7%,惠及企业2469家,同比增长92.9%,普惠范围进一步扩大。

奖优罚劣 助力高标准保护

保护是激发创新活力的重要推动力。南京代办处坚持做好优先审查工作的推荐和非正常专利申请的排查,护航高质量申请驶入专利审查快车道,当好低质量申请意图获取不当权利的守门员。

南京代办处严格遵循《代办处优先审查业务规范》的相关要求,及时梳理总结审查要点,明确工作标准、细化工作流程,以合理优质、公平公正为导向分配审查资源,通过工作制度化、流程化、标准化、精细化,有效杜绝廉政风险,营造风清气正的创新环境。南京代办处认真学习并落实国家知识产权局《推动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年度工作指引》,成立非正常专利申请线索排查工作专班,采取资格管控、定点约谈等方式对非正常专利申请进行有效管控。

2024年上半年,南京代办处从近10万件专利申请中排查并上报线索64件。

谋篇布局 助力高水平管理

管理是知识产权链延链的重要支撑。南京代办处立足本职、放眼全省,加强顶层设计,丰富知识产权公共服务载体,强化省内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建设,根据各地市对知识产权咨询服务、业务指导的强烈愿望,批复建立了13家代办处工作站,实现了全省设区市(除苏州)工作站全覆盖,“12+1”的知识产权业务指导和咨询服务工作格局基本形成。

在工作站设立、运行过程中,南京代办处给予场地建设、人员培训等多方面指导,并提供跟班学习和在岗培训的机会,坚持“干中学、学中干”,促使工作站人员较快掌握基本业务知识、承担相关工作。作为服务创新主体的前沿阵地,南京代办处对各工作站高质量运行提出了明确的工作要求,并通过调研座谈、专题会议等方式了解工作站运行中的工作难点,及时协调当地相关部门,为工作站纾难解困,确保运行常态化、有序化、长效化。

各工作站自成立以来,为当地企业提供专利权质押登记、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备案、专利优先审查等业务的预审核,有效发挥靠前预审服务、全流程咨询指导等作用,成为知识产权宣传服务工作的有益补充。

因势利导 助力高品质服务

服务是营商环境的灵魂,是代办处发挥地方优势,推动中央政策、便民举措落实“最后一公里”的重要抓手。南京代办处始终聚焦“服务于专利审查、服务于创新主体、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利用直面申请人的服务优势,持续深化“便民利企”新举措,擦亮品质服务金名片。

一是创新服务举措,窗口贴心办。在工作日办理业务的基础上,开展延时服务、预约服务、午间不中断服务机制;推广“帮代办”“就近办”,为有特殊需求的办事人员提供全程一对一服务;设立“知识产权服务专区”,经“初诊”按需实施业务办理分流,引导办事人员通过专区线上办理或窗口人工办理。二是延伸服务触角,上门定制办。探索构建“代办处+工作站+企业联络员”多级联动服务体系,紧密联系各市知识产权局,整合律所、银行、代理机构等专业机构资源,组织业务骨干深入开展知识产权“入园惠企”活动,针对关注度较高的业务,定制化开展送政策、送服务、送咨询、送宣传、送培训“五送”知识产权服务。

2021年以来,南京代办处累计组织开展各类线下服务活动400余场,惠及企业6000余家,培训企业人员超过3万人次,得到了全省创新主体及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的普遍认可。

日出日落,潮涨潮汐,默默走过38个年头的南京代办处,将“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的理念镌刻在党员先锋服务站的窗口上,融入知识产权工作者的血液中,他们深感使命在肩,坚守初心如磐,努力做好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螺丝钉。(通讯员 王佶

(编辑:刘珊)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