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新房“限价”,听起来很可笑,也很滑稽

  • A+
所属分类:科技
摘要

2024年08月14日 09:26:29据第一财经报道,今年以来,楼市利好政策频出,最新一个趋势则是——新房不再“限价”。据中指研究院统计,今年以来,沈阳、兰州、郑州、宁德等城市,明确不再实施新建商品房销售价格指导,即取消销售限价。阳江、珠海、芜湖等城市也优化了限价政策,如缩短备案价格调整时间间隔、取消楼层差价限制等。

2024年08月14日 09:26:29

据第一财经报道,今年以来,楼市利好政策频出,最新一个趋势则是——新房不再“限价”。据中指研究院统计,今年以来,沈阳、兰州、郑州、宁德等城市,明确不再实施新建商品房销售价格指导,即取消销售限价。阳江、珠海、芜湖等城市也优化了限价政策,如缩短备案价格调整时间间隔、取消楼层差价限制等。

“限价”二字,听起来很可笑,也很滑稽。原因就在于,各地出台的“限价”政策,“限”的含义是非常单一的,是政府行为的“限”,而非市场意义的“限”。如果是市场意义的“限”,就应当包括涨和跌都“限”,而不是只“限”跌,不“限”涨。恰恰是,所有地方的“限价”,“限”的都是跌,而非涨。如果能像“限”跌一样“限”涨,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就不可能出现目前这样的现象,房价也不会高到绝大多数人买不起。

值得注意的是,自2003年房价进入上涨通道以来,房价每年以经济增长和居民收入增长几倍的速度上涨,却没有一个地方出台“限价”政策,不仅没有出台“限价”政策,反而通过炒作地价方式,推动房价上涨,以满足地方“土地财政”的需要,政府政绩的需要。在推动房价上涨过程上,地方政府都在以所谓的“美国老太太买房经历”来鼓励居民负债购房。也正是在房价的快速上涨压力下,广大居民只能通过负债来完成购房的“任务”。结果自然非常清楚,“房奴”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在各大城市。但凡在这段时间内,地方政府能够约束一下自己的行为,也能出台诸如“限价”一类的政策,房价怎么可能出现如此快速上涨现象,开发商又如何疯狂负债开发,最终普遍落入资金链断裂或紧绷现象呢?地方政府又怎么可能背上沉重的债务负担呢?

随着房地产市场调控力度的加大,尤其是广大居民住房观念的转变,加上疫情等对购房者的购房能力带来一定冲击和影响,房地产市场开始由火爆转向平稳,又由平稳转向低迷,住房销售出现了问题,房价也开始下跌,于是,地方政府不淡定了,纷纷出台“限价”政策,阻止房价下跌。有的地方为了杀鸡儆猴,还对降价售房的开发商予以处罚,有形之手对市场的干预也到了非常明显、近乎疯狂的地步。

只是,有形之手的作用再大,也无法应对广大居民在住房问题上“觉悟”的提升,缺乏购买热情支撑的房地产市场,只能以低迷的状态出现在公众面前,房价下跌也是大势已去,不可逆转。即便有些购房者加入其中,反对房价下跌,无奈房地产市场发展到目前这个阶段,已经不由谁的意志为转移,而必须依据市场需求变化,让房价“飞一会”,且不是像以前那样的高飞,而是低飞,是盘旋下行的低飞。

既然市场已经不为政府行为所支配,为什么还要去保房价、实行“限价”政策呢?政府要做的,绝不是“限价”,而是通过一定的政策手段,不让房价出现暴跌。温和下跌,对房地产市场只有好处,没有坏处。死保房价的结果,只能是暴跌风险的积聚,并有可能在支撑不了时出现严重暴跌。如果早几年就让房价按照市场规律飘一飘,或许,现在的市场已经平稳了,居民对住房的需求与开发商能够提供的商品房也已经匹配了。

厚此薄彼的“限价”政策,已经充分暴露了有形之手过于干预房地产市场带来的后果,也让房价出现了比较大的扭曲。眼下,正是调整这种扭曲状况的最佳时机,政府切不要再乱干预、乱添堵了,房价不能总顺着政府的鞭子变动,而应当依据广大居民的购买情绪变化。过去那种靠抬高地价来推动房价上涨的手段,在今天的购房者面前已经失效。如果继续使用,只会让房地产市场更加低迷,房价下跌的动力更强。房价只能属于市场、属于购房者,而不能属于政府、银行和开发商。不然,就会风险爆发、后果惨重。“限价”这个笑话,应当退出市场了,不能继续成为笑话,也不要让这个笑话对市场继续形成干扰和破坏。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