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安第斯皇后凤梨面临较高灭绝风险

  • A+
所属分类:科技
摘要

安第斯皇后凤梨。本报讯(记者朱汉斌 通讯员周飞)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研究员葛学军团队与瑞典乌普萨拉大学教授Martin Lascoux合作,利用重测序技术对来自秘鲁的9个群体共计200个安第斯皇后凤梨个体进行了研究,在安第斯皇后凤梨保护基因组学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近日,相关成果发表于《新植物学家》。

发现安第斯皇后凤梨面临较高灭绝风险

安第斯皇后凤梨。

本报讯(记者朱汉斌 通讯员周飞)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研究员葛学军团队与瑞典乌普萨拉大学教授Martin Lascoux合作,利用重测序技术对来自秘鲁的9个群体共计200个安第斯皇后凤梨个体进行了研究,在安第斯皇后凤梨保护基因组学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近日,相关成果发表于《新植物学家》。

安第斯皇后凤梨是安第斯山脉特有的一种植物,分布在秘鲁和玻利维亚3000至4800米的高山地带。作为凤梨科中最高大的物种,安第斯皇后凤梨的植株高度可达15米,是安第斯普纳地区最令人瞩目的植物之一。该物种具有独特的生活史性状,寿命长达40至100年,且一生只开一次花,开花后便迅速死亡。

科研人员利用重测序技术对来自秘鲁的9个群体共计200个安第斯皇后凤梨个体进行了研究。他们利用全基因组数据分析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利用溯祖法推断群体动态历史,并将结果与长命多次繁殖植物Puya macrura Mez进行了比较。

研究发现,安第斯皇后凤梨的9个群体间高度分化,群体内具有较低的遗传多样性和较高的遗传负荷。尽管各群体内部缺乏遗传变异,但平衡选择在维持部分位点的遗传多样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安第斯皇后凤梨及其近缘种P. macrura均在更新世受到强瓶颈作用的影响,随后,P. macrura的群体规模逐渐恢复,而安第斯皇后凤梨的群体规模却持续收缩。

研究表明,长命单次繁殖的生活史性状可能影响植物的群体大小和基因组变异,使安第斯皇后凤梨面临较高的灭绝风险。这一发现强调了在未来物种保护和管理中需充分考虑生活史的影响。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111/nph.20036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