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广州市南沙区助贵州安顺市西秀区养牛业走上快车道
“基地从1月份的900余头牛,至今已壮大到1300头。”“养殖场有16个工人在务工,务工工资3000到6000元不等,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养殖场带动群众卖秸秆、分红增收实现多赢。”走进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双堡镇军马村的安顺众鑫牛源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养殖场内,6个宽敞的养殖大棚映入眼帘,工作人员为棚内的1300多头黄牛检测体重,掌握它们生长发育的情况。在东西部协作资金的扶持下,这里迅速壮大,正走向规模化、现代化发展的道路。
携手共“富”,打造规模化协作养牛项目
安顺众鑫牛源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肉牛养殖场负责人方波告诉记者,从今年1月小牛进来,平均体重800斤,现在已经成功育肥到平均体重1400斤。陆陆续续也有产犊300多头牛,目前正在开始出栏,牛已经出栏了100余头。
在饲养人员的精心照料下,基地从1月份的900余头牛,至今已壮大到1300头。养殖数量不断增加、牛棚规模不断扩大的背后,得益于东西部协作资金的助力。
新快报记者了解到,自2021年西秀区与广州市南沙区开展东西部协作工作以来,在这场跨越山海携手共“富”的旅途中,两地围绕“中央要求、西秀所需、南沙所能”,开展了全方位、深层次合作。2023年,双堡镇得到了东西部协作资金450万元,打造了1000头规模的东西部协作肉牛供应基地建设项目。该项目由安顺农业集团旗下众鑫牛源公司与西秀区双堡镇军马村合作,以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农户增收为目的,在军马村建设了3个养牛大棚,包括牛舍围栏、饲养通道建设硬化、水槽建设、管道安装等,共12000平方米。
联农带农,多方实现共赢发展
西秀区双堡镇党委委员、副镇长周鉴介绍说,建好以后产权是归于军马村村集体,军马村再出租给公司养牛,每年按项目资金的5.5%收取租赁资金。收取的资金用于分红给军马村的脱贫农户和监测户,另外,收取的资金有20%用来壮大军马村的村集体。
同时,项目还采用了“企业+养殖主体”的模式,推动肉牛产业的发展。由养殖主体自己提供资金,公司则实行代养模式,提供优质牛源、技术指导及草料等。养殖主体无须亲自饲养,即可分享到肉牛养殖的经济回报。
目前,该企业已经与周边村寨的15家养殖主体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
“项目建成后也带动了本镇人家养牛的积极性。养牛场喂牛需要收秸秆,就把我们双堡镇乃至周边乡镇东屯、杨武的秸秆,集中收购来这里做牛饲料,对秸秆禁烧工作有很大的帮助。”周鉴说,另外,养牛场建好后也带动了周边的务工人数,今年,就有16人在养殖场务工,务工工资3000到6000元不等,很好地促进劳动力的就业。
东西部协作资金的投入,不仅帮助企业扩大规模,助推肉牛养殖业的大力发展,还实现了养殖主体“分散养殖”迈向企业化“集群发展”的转变,提高了肉牛养殖的科学性,开辟了群众增收致富的新路径。如今,企业规模得到扩大,农户养殖增加了收入,军马村也因租赁而获得稳定的收益,实现了多方共享共赢共荣的新局面。
■采写:新快报记者 曾贵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