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所属分类:科技
◎ 洪恒飞 高晓静 科技日报记者 江耘
我国嫦娥五号月壤研究又有新发现。由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等单位科学家组成的科研团队,经过3年的深入研究和反复验证,提出一种利用月壤大量生产水的全新方法。利用这种方法,一吨月壤将可以产生51—76千克的水,有望为未来月球科研站及空间站的建设提供重要设计依据。相关研究成果22日在线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创新》。
这是一种基于高温氧化还原反应生产水的全新方法。科研团队发现,月壤矿物因受到太阳风亿万年的辐照,储存了大量氢。在加热至高温后,氢将与矿物中的铁氧化物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单质铁和大量水。当温度升高至1000℃以上时,月壤将会熔化,反应生成的水将以水蒸气形式释放出来。
经过多种实验技术分析,科研团队确认1克月壤中大约可以产生51—76毫克水(即5.1%—7.6%)。以此计算,1吨月壤将可以产生51—76千克水,相当于100多瓶500毫升的瓶装水,基本可以满足50人一天的饮水量。
科研团队发现,在5种月壤主要矿物(钛铁矿、斜长石、橄榄石、辉石、月壤玻璃)中,钛铁矿含氢量最高,其次是斜长石和月壤玻璃,钛铁矿的含氢量大约是斜长石的3.5倍、是月壤玻璃的10倍。
更多详情
↓↓↓
新发现!一吨月壤有望生产超五十千克水
来源:科技日报
编辑:王宇 刘义阳
审核:张爽 朱丽